was successfully added to your cart.

【塵光掠影.陳玉釭 】第19篇: 課外讀物

我认为,学生除了要学好课本内的知识外;课外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又有校方规定的课程要完成,老师只能重点式的讲解,如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部分感兴趣,可上网找资料或从相关的书籍进行延伸阅读,加深学习。

二三十年前的学生,有不少会主动去找一些书来阅读,如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或是琼瑶、三毛或亦舒等人的作品,至少他们还有阅读的兴趣及习惯。现在网络普及,网上有太多青少年喜爱的综艺节目、连续剧及电影等,还有一些让他们入迷的电玩。这些影像节目比白纸黑字的小说散文生动有趣太多了,又有科技特效,真可说是绚丽多彩,视觉及听觉的双重享受。现今还有一些学生会读网络文学。不过我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不到他们从这些作品中所得到的益处。因此写得好的人,已不多见了,我对学生也不能有很高的要求了,能写出顺畅的文句,已很不错了。

我要谈的是,独中华文的课外读物。虽说是课外读物,还是要进行考试计算分数。我通常会用一堂课时间,重点讲述其优点及价值,还会选讲一个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动机,学生要在课余抽时间阅读。记得我第一年教华文时,初一的课外读物是《水浒传》,当时有前辈告诉我,可让学生在假期中写阅读报告:以每一回目为单位,要学生列出其中主要人物姓名,并简述其内容。我已忘了要他们写多少回,这是一份很花时间的作业,可是那时的学生也能办到。其中有一女生写出其读后感,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她认为《水浒传》中有些人物是杀人放火的大盗,他们为何会被作者当成英雄来描述呢?她是一位B组生,心中就有这样的疑问了。如我没记错,她后来念台大外文系。在一次华文科会议上,我提出了这位女学生的问题,后来主任把《水浒传》改为初三的课外读物。

刚才提到的课外读物,是要通过考试来计分的。在我记忆中,最早是在年中考及学年考中,会有课外读物这项,只占10分。后来改为一次统一测验,当成平时大小测验中一项分数来计算。在开学后不久,老师就会告诉学生测验日期,通常是在两三个月后。在测验前几个星期,才会告诉学生会考哪些回目。到我退休前几年,只考前几十回。在学生手上,流传一些学长留下的考古题及回目内容简介。有段时期学生在考试前,会找校外老师补习,我是在考试过后,在课室纸张回收箱中看到两位补习老师给学生的讲义,才知道这件事。其实考试题目不会很难,只要读过这些回目的人,一定会作答。还要记一些人物姓名外号等,因为有填空题、选择题及问答题。后来学生手上就有一些填空题及简答题,并且还有答案。其实只要学生牢记这些答案,考70分以上,是绝对没问题。

现在学生的课外读物主要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但都是用现代汉语改写版。即使是改写版,今日学生有些读起还会觉得很吃力,这是我从高三学生的周记中得知。我第一年教的学生是读《水浒传》原著。记得我念初中时,校方用的是原著节选本。我不知道这些为了考试而读这四本改写版名著的独中生,当他们步入社会后,还有多少人会拿这四大名著来阅读呢?哪怕是其中一本也好。我觉著有不少人只读讲义,甚至连书也没翻过,时日一久,恐怕只知有这部名著,其内容是说些什么,就说不上来了。我曾在高一阅读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高三再拿来读,不过这次是选读其中一些回目,两次都不是为了考试。书中的一些情节,至今还印象深刻。这些经典名著的价值,只有我们用心阅读之后,才会被作者巧妙的构思,深刻的思想及独特的文彩给打动,并受其影响,这些名著才会对我们产生作用,并受到它的滋养,且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才对我们有意义,如果就此终结了学生与这些伟大著作的缘分,不是太可惜了吗!

陳玉釭老師簡介:1970年峇株正修一小畢業,1973年華仁中學初中部畢業,1976年华仁中学高中部毕业。198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社會工作組畢業,輔系中文。在獨中教華文三十多年,寬中初中華文及歷史老師、高中華文老師,2018年年底退休。
【塵光掠影.陳玉釭 】告別不是失去或將被遺忘。有些事,會化作微塵,在與光交匯之時,閃耀點點,溫暖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