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 successfully added to your cart.

【塵光掠影.陳玉釭 】第8篇:寬柔心.全球情

By February 24, 2020師長專欄:積木人生

2019年8月2日接近中午時,一大群六十歲上下的老人來到新加坡兀蘭海邊拍照。這是一個名為“回望新山”的活動,我們是一群來自新山的退休中小老師。這是由新加坡寬柔校友會承辦的第二屆全球寬柔校友會年會的第一個節目。我從沒想過要在這裏回望新山,因我就住在新山。寬中的十二樓是在2018年初啟用的,因此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寬中的位置所在。當往返馬新兩地的校友看到寬中這十二樓時,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想法和感情呢?

對住在新加坡校友來說,家鄉是如此近又是那麽遠。近年來長堤常常塞車,人們常要花三四個小時才能通關回到新山。每天在長堤上往返的大馬人太多了,如大馬有對等或略差些的工作條件,或許很多會選擇留在新山工作了。其實距離會是一種美,有時能讓我們看清楚一些問題,也可掃除我們的一些盲點,並從誤區中走出來,因此這項活動的全名是“回望新山,遙望寬柔”。一批批畢業後的學子,走出校門後,無論他們是留在大馬念書或工作,還是分布在世界各地深造或就業,寬中六年的教育及師長的教導,在他們心中留下最深的印記是什麽呢?其中最受用的又是什麽呢?這是我很想知道的部分。

下午的“中西交匯 從預防健康座談會”是年會的第二個節目,由四位校友主講,分享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心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他們的講演內容,而是這三男一女的互動,從他們年齡上的差距、念大學的國度及現在工作的地點都不同這點上看來,應該是以前都不認識的,但他們如同學弟妹遇見學長一樣親切自在,如果他們是以前已認識了,這就不足為奇了。我還有一點感到很特別的是,主講人與聽眾的互動也很好,讓我感到與主講人很親近,甚至有些部分如同話家常一般,因此把原本很專業的課題,變得有趣活潑多了。我想在這背後的感情基礎,應該是他們都曾在寬柔中小校接受教育而建立起來的罷。

第二天早上我們去了Marina Barrage ,下午則是去了Jewel changi這兩個地方遊覽 ,這白天的活動不但給我留下許多照片,在細心規劃的美景中,看到新加坡人用巧思建造出來的人工美景,這一切給我很不一樣的旅遊體驗,且是很愉快的。入夜時分,我看到一位男生以很輕快的腳步走向一位七十歲上下的長者,他蹲下身子與這位坐著的長者交談,從他面上流露出的愉悅,如同見到一位他很親近的舅舅或是姑姑一樣。這男士已有四十歲了,與他交談的長者是他老師,這情境讓我很難忘,這是一份很動人的師生情。承辦這屆年會的校友稱這晚宴為家聚宴,我真有回到家的感覺。當晚我看到不少以前的學生,有些已是很久不見了,其中有來自美國、中國、臺灣和大馬等各地的校友,當然以新加坡的校友最多。有一位校友經過我身邊,他對我說:“我和某某人同班,你是我初二的歷史老師及初三的華文老師。”我在那一刻,真想不起來他是誰,因為已二十多年不見了。難得的是,他還記得我,從他熱情的笑容中,應該是在我教他的這兩年中曾得到點東西罷。,無論是與我教過或沒教過的校友交談,都感到很親切愉快。在年會第一晚上,有一名為家樂的節目:校友及其家人表演好幾項節目有擊鼓、舞蹈和歌唱等,最後一項歌唱節目的表演者有七位,其中有六位男士及一位女生。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員:有大學教授、聲樂老師等。他們唱八九十年代的歌曲與師長同樂。都是一些在演唱者青春歲月中,伴同他們成長的歌曲,這也是大家共同的記憶,如同讓時光倒退二、三十年。在舞臺上他們又彈又唱,真是非常難得的,這也只有家庭聚會中,才能看到表演,七人能同臺演出,這也非易事。

在這兩天的活動中,我能感受新加坡校友的熱情、用心及付出,要接待近百名退休中小學老師,並安排我們的吃住及交通等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此謝謝新加坡寬柔校友會的細心籌備這屆年會,讓我留下許多難忘記憶。我最後想知道的是,讓承辦這次年會的校友們,願意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付出精力來辦這項活動,是一種什麽力量在背後推動著呢?既出錢又出力,還要花不時間,校友們從寬中畢業後十年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從寬柔中小學中學到些什麽呢?影響你們最大的是什麽?讓你們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最受益的又是什麽呢?寬柔有哪些優良傳統要保留下,並傳承下去呢?先賢創校不易。優良校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這是經多少人的努力,長時的積累沈澱才產生的。相聚有時,此情長在,莫忘了愛我寬柔,造福人群。

陳玉釭老師簡介:1970年峇株正修一小畢業,1973年華仁中學初中部畢業,1976年华仁中学高中部毕业。198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社會工作組畢業,輔系中文。在獨中教華文三十多年,寬中初中華文及歷史老師、高中華文老師,2018年年底退休。
【塵光掠影.陳玉釭 】告別不是失去或將被遺忘。有些事,會化作微塵,在與光交匯之時,閃耀點點,溫暖心房。